今天,我想给大家介绍三位特别的“魔术师”。他们有的臻于至善,有的严苛细节,有的忠于热爱……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着细小的伟大,像“魔术师”一样,一次次把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,一系列代表国内水工行业最高管理水平的国家级、省部级精品工程从他们手中脱颖而出。
李洪平:没有不可能
“只要用心钻研,没有什么不可能。”这是时任施桥三线船闸项目经理李洪平最常说的一句话。他如是说,亦如是做。
当时,施桥项目地质条件复杂,粉质土层透水性强,基坑开挖深度大,施工时间紧,难度大,甚至连业主都认为不可能按期完工。但是,李洪平带领团队从技术攻关入手,解决了搅拌桩成桩深度小、适应地层差等问题,创造性采用了相应的国家级工法,实现了水泥土防渗墙无缝连接,降低了工程费用,并提前4个月完成了施工任务,顺利交工通航!
“项目施工就是一个预见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,办法总比困难多。”李洪平克服大大小小的施工难题上百件,成功将施桥三线船闸打造成行业标杆。该工程一举获得交通运输部首批部级“平安工地”、江苏省“扬子杯”、江苏交通十二五“十大品牌工程”和“五大精细优质典型工程”等多项荣誉。
“施桥船闸代表了全国内河建设的最高水平,是江苏省综合交通系统的品牌标杆工程,为我国京杭大运河文化建设提供了先行基础,意义重大。”2018年12月,施桥船闸组织竣工验收时,竣工验收委员会这样评价。
“干项目最大的快乐就是把困难克服,把别人认为不可能干成的事儿干成、干好!”入职近20年,李洪平带领团队抓质量、重细节,“没有不可能”已成为中建筑港品质工程建设者溶入骨髓的基因。
崔超:毫厘间的执着
榜样的力量,让曾在施桥船闸项目负责工程管理的崔超深受鼓舞。此后数年,他参与了多个重点工程建设、多项施工工法的编制,从一名技术骨干成长为项目总工。“速度干得快,安全要保障,质量也必须跟上。”作为项目总工的崔超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,时刻用这句话警醒自己。
2014年,在运东船闸建设过程中,崔超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发现,输水廊道施工完成后,极有可能出现温度裂缝。因为绝大部分裂缝是无害的,在一般人看来这并不是问题,很容易被忽视。但崔超不这么想。
“既然预见,就必须要防治。”倘若闸首结构产生裂缝,轻者影响外观质量;重者出现渗水、腐蚀钢筋,影响结构物使用寿命。崔超当机立断,主动联系河海大学寻求技术合作,同时迅速组建技术团队,运用三维建模验算,无线网络24小时不间断监控等综合措施,并在验算基础上于廊道侧墙内选择性增加防裂钢筋网,提前预防裂缝问题。
上下闸首施工完成后,经项目部连续观测,上下闸首均未发现明显裂缝,裂缝防治试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。期间,崔超主导编制的相关工法分别获评2012、2015年度山东省级工法,为指导后续施工发挥重要作用。
在毫厘间打响的闸首廊道“质量保卫战”,胜利了!
李建华:亲爱的热爱
最后要介绍的,是信江双港航运枢纽项目的BIM技术负责人,一位95后小伙子——李建华。该项目是江西省第一批6个公路水运建设工程BIM技术推广应用试点项目中唯一的水运项目。“这么年轻,能行吗?”一开始,很多人对他能否胜任抱有疑虑。
一次,业主单位提议在项目上应用无人机三维倾斜摄影技术,由于是新兴技术,加上设备费用高昂,业主方并未做强制要求,但李建华记在了心里。面对陌生领域的挑战,他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资料,研究利用现有设备应用三维倾斜摄影的方法。为了保证影像数据的可靠性,采集过程要求不能中断,有时会错过开饭时间,他就一边吃饭一边操控无人机;一个方向无法同时使用五个镜头拍摄,他就用一个镜头分别从五个方位拍摄;没有接触过相关数据处理软件,他就一边学教程一边反复尝试,经常不知不觉忙到凌晨……一周后,他成功将无人机采集的影像数据转化为三维倾斜摄影模型,并正尝试在地形测绘、土方调配上做进一步技术应用。
此外,他严格要求自己,不仅在公司内部的“希望之星”评选中斩获第一,还通过了BIM二级考试,并取得了市政工程、水利水电二级建造师等证书。
作为朋友,我曾打趣地问他:“很多不是硬性要求的事儿,你有必要这么拼吗?”他笑着说:“因为热爱啊!”那一刻,我分明地看见他眼中闪耀着熠熠星光。
三位“魔术师”用持之以恒的毅力,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精雕细琢施工作业的每一处细节,他们的故事只是筑港人追求品质保障、价值创造路上的一部分……
作为助力中建港航事业发展的强大海军,中建筑港坚定不移走“一主三辅”发展模式,从船闸航道到港口码头,从市政路桥到轨道交通,中建筑港将久久为功,以品质工程“建证”我们内河水运市场上船闸建设主力军的综合实力,“建证”筑港制造的金字招牌,“建证”着中建港航事业的发展壮大,更“建证”着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的繁荣富强!
(文/曹栩、郑潇)